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

張曙紅:加快5G時代傳統媒體轉型發展

2022年08月09日 18:57   來源: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   

  8月9日,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張曙紅在2022世界5G大會媒體論壇上發表題為《加快5G時代傳統媒體轉型發展》的主旨演講,全文如下:

加快5G時代傳統媒體轉型發展

——在2022世界5G大會媒體論壇上的主旨演講

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 張曙紅

(2022年8月9日)

  感謝主辦單位的邀請,在熱火朝天的日子里來到哈爾濱,參加今天的媒體論壇。借此機會,介紹一下我們對5G時代加快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思考與探索。

  新技術的發展,是媒體變革的動力源泉。近年來,高清視頻、云計算、區塊鏈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5G等新技術不斷涌現,為傳媒業提供了豐富的傳播手段,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。對于傳統媒體來說,不日新者必日退。惟有跟蹤現代傳播技術發展趨勢,順應信息時代傳播規律,革故鼎新,以變應變,才能于變革中求生存,于創新中求發展。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,近年來,經濟日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貫徹落實中央有關部門部署要求,加強頂層規劃設計,緊跟技術發展潮流,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,從體制機制、報道形態、生產方式、傳播推廣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,取得了初步成效。

  一是理順體制機制,重塑全媒體生產流程。

  在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,傳統媒體普遍存在著機構簡單相加、隊伍各自為政、業務互不融通的問題,難以形成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融合局面。有鑒于此,經濟日報編委會加強對媒體融合發展的領導,形成“編委會成員共抓共管、值班編委負責總調度”的全媒體指揮格局。在機構設置上,將報紙總編室改建為全媒體總編室,一支編輯隊伍同時承擔報紙、微博、微信、客戶端、第三方賬號的編輯和運營工作。在原新媒體傳播部基礎上組建視聽部,形成了一支專門的視聽產品制作隊伍。在運行機制上,推行新聞客戶端頻道制改革,各專業采編部門既要承擔報紙供稿任務,還要經營專業頻道,承擔新媒體業務,推動編輯部采編人員實現全員轉型,打破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業務界限,初步呈現出“你就是我,我就是你”的深度融合局面。

  二是強化技術驅動,不斷提高內容生產的精準度和優質產品的傳播力。

  融合發展必須以技術為先導,以平臺為支撐。近年來,經濟日報持續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,不斷改造、完善采編技術平臺。2021年8月,經濟日報全媒體三期采編系統順利完成系統割接,正式上線。該系統融合“策、采、編、發、推、饋”等各環節,兼具報紙、網站、新媒體等平臺采編能力,實現了與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、中國經濟網、中經視覺等8個已有系統的集成對接,完善了“分散采集、集成加工,一次發布、多平臺同步推送”的融合采編流程,使優質內容的產出周期顯著縮短,發布時間大大提前,傳播力、影響力明顯增強。

  依托新的采編平臺,綜合運用多種智能工具,我們持續開展對稿件傳播情況的統計分析,從發稿量、轉載量、各端口展現量、閱讀量、點贊量等多個維度研究用戶習慣,了解用戶需求,為采編業務提供改進建議。同時,根據各平臺傳播特點,有針對性地制定推廣策略,優化投放渠道和呈現方式。以傳播效果檢驗和引導產品的制作與推廣,從而形成了從內容生產到推送反饋的完整閉環,為進一步探索分眾傳播、垂直傳播、精準傳播積累了有益經驗。

  三是拓展傳播渠道,努力補上國際傳播短板。

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“講好中國故事,傳播好中國聲音,展示真實、立體、全面的中國,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!彪m然從傳統上說,經濟日報是一個以內宣為主的媒體,但在新形勢下,內宣與外宣的界限并不分明,我們面對的是同一個國際化的輿論場,加強國際傳播是所有媒體必須承擔的共同使命。

  經濟日報編委會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,秉承“立足經濟主題、堅持國家站位、面向全球傳播”的理念,積極拓展海外傳播渠道,通過經濟日報主賬號與特色賬號相結合的形式,形成海外新媒體傳播矩陣。通過整合、優化國內采編團隊和駐外記者站資源,合力打造面向海外受眾的高質量特色專欄,不斷進行內容和形式創新。每個交易日推出視頻類欄目“中國市場”,為受眾打開了一扇觀察中國經濟的窗口;著力經營“中國新地標”專欄,生動展現中國城市建設發展的新風貌,向世界講述中國經濟發展故事;持續跟蹤報道我國優勢企業“走出去”的發展軌跡和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經營狀況,為中外經濟交流合作鋪路搭橋。目前,我們在多個主流海外社交平臺開設的各類賬號穩健運行,月均發稿近1000條,粉絲數量持續增長,影響力不斷提升。

  四是堅持開門辦報,有效聚合和利用社會資源。

  黨報有著“開門辦報”的好傳統。在5G時代,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為“開門辦報”“開門辦新媒體”創造了更好的條件,提供了更多的可能。以人之長,補己之短;不求所有,但求所用,成為傳統媒體加快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。近年來,我們加強與兄弟媒體、研發機構、商業平臺等交流合作,與學習強國、今日頭條、京東集團等多家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,借助各方力量為我所用,有效提升了技術研發能力、內容生產能力和傳播推送能力。

  為了更有效地調動和利用社會資源,生產更多優質內容產品,去年以來,我們精心策劃、認真組織,先后舉辦了兩屆“春節七天樂”全國新聞攝影大賽、“記錄小康生活 見證時代變遷——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”微視頻征集等活動。其中,2021年“春節七天樂”征集到參賽作品21800多幅(組),包括海外投稿2000多幅(組)。微視頻征集活動共收到網友視頻投稿作品7700余件,相關展播作品全網播放量達8億次,上級主管部門閱評認為,“經濟日報積極探索,值得肯定與鼓勵”。目前,我們正在組織“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”微視頻征集活動,得到了眾多網友的積極回應,已收到投稿4000余件,數量超出預期。

  在從傳統媒體邁向新型傳媒集團的征途上,我們的認識還是膚淺的、探索也是初步的。改革創新永遠在路上。希望今后進一步加強與兄弟媒體和商業機構的交流合作,攜手并進,共同創造傳媒業的光輝未來。

(責任編輯:馮虎)

張曙紅:加快5G時代傳統媒體轉型發展

2022-08-09 18:57 來源: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
查看余下全文
亚洲真实视频在线,亚洲av国产综合,美女全身光午夜影院短视频,欧洲亚洲综合av